农村改厕污水处理一体化智能设备


QQ图片20170808161437_副本.jpg

农村改厕管理办法

(试行)

章 

总   则

条 为规范农村改厕管理工作,加快农村改厕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农村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第三条 农村改厕工作遵循政府组织、部门负责,财政补贴、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群众动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全国爱卫办统一管理全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作用,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第五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改厕发展规划,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推进改厕工作。

第六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制定改厕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效果评价体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第三章 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管理

第七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组织技术部门,动员社会机构、团体及志愿者,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农村改厕活动。

第八条 根据全国爱卫办的部署和地方各级爱卫办的实际需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改厕的不定期技术指导。

第九条  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所辖地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粪便无害化效果监测与卫生学评价。检测、分析、评价方法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执行。

第十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所辖地区农村改厕技术工作,包括对施工单位与个人、检查验收人员、基层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指派技术人员承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第十一条  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类宣传载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改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第十二条  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粪便无害化原理、厕所建造技术、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厕所建造质量的现场检查与验收方法、厕所的卫生学评价方法、改厕与肠道传染病等防控相关卫生知识以及传播技巧等。

第四章  产品安全和质量保障管理

第十三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办负责监督本地区改厕产品的质量、相关企业后续服务等。承担厕所建设的单位与个人,在持有资质证明前提下,必须经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承建、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选择整体结构或预制产品,需经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性检测、评价并出具报省级爱卫办备案。第十五条  厕所的结构、材料均应符合《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不得任意改变规范技术要求与施工质量。不宜使用对农田土壤、居民环境、人体健康具有影响的材料。

第十六条  企业参与产品供应投标时,应提供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和样品。中标产品在未经申报批准的情况下,不得改变产品的质量,企业对售后服务应有明确的文字承诺。

第十七条  新改厕的地区,应先建造“示范厕所”,经省级爱卫办认可后,方可在该地区推广。第五章检查与验收管理

第十八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办负责对本地区新、改建厕所的检查验收,开展不定期检查、监督与技术指导,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辖区内改厕的验收。

第十九条  验收时,由爱卫办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检查验收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情况:组织机构、示范活动、健康教育计划与内容、经费使用等。2.技术能力:审核图纸、使用材料质量、工程队资质或工匠培训情况。3.质量评估:检查建厕选址、建造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4.后续管理:厕所的正确使用与管理状况。5.群众调查:群众改厕防病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改变率、对改厕工作满意度。

第六章  综合与长效管理第

二十二条  改厕工作应实施档案管理。档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管理、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效果检测记录等。对新、改建的户厕要建立电子户籍制度,动态掌握农村户厕分布情况。

第二十三条  建立奖惩制度。各级爱卫会定期对按时完成改厕任务、成绩显著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随意改变计划、未完成改厕任务、重复建设、套取或挪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四条  各级爱卫办要结合新农村规划、疾病防控工作,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加强农村基本卫生设施建设和卫生管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从源头上防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第二十五条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农村改厕可持续管理运行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改厕应用的跟踪检查。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排放量巨大,这些废水浓度高、多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我国当前的水体污染物还主要是有机污染物以及营养元素N、P的污染;目前的形势是:能源昂贵、土地价格剧增、剩余污泥的处理费用也越来越高;

厌氧工艺的突出优点是:① 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沼气并加以利用;② 运行能耗低;③ 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少;④ 污泥产量少,剩余污泥处理费用低;等等;厌氧工艺的综合效益表现在环境、能源、生态三个方面。早期的厌氧生物反应器这是厌氧消化应用于废水处理的初级阶段,是从1881年法国Mouras设计的自动净化器开始到本世纪的20年代;

主要代表有:① 1881年法国Mouras的自动净化器:② 1891年英国Moncriff的装有填料的升流式反应器:③ 1895年,英国设计的化粪池(Septic Tank);④ 1905年,德国的Imhoff池(又称隐化池、双层沉淀池);等等。这些早期的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共同特点是:① 处理废水的同时,也处理从废水中沉淀下来的污泥;② 前几种构筑物由于废水与污泥不分隔而影响出水水质;③ 双层沉淀池则有了很大改进,有上层沉淀池和下层消化池;④ 停留时间很长,出水水质也较差;⑤ 后两种反应器曾在英、美、德、法等国得到广泛推广,在我国目前仍有应用。

QQ图片20170729082628_副本.jpg

厌氧消化池随着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厌氧生物处理被认为是效率低、HRT长、受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因此处于一种被遗弃的状态;但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广泛应用,产生的剩余污泥也越来越多,其稳定化处理的主要手段是厌氧消化,这是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1927年,首次在消化池中加上了加热装置,使产气速率显著提高;随后,又增加了机械搅拌器,反应速率进一步提高;50年代初又开发了利用沼气循环的搅拌装置;带加热和搅拌装置的消化池被称为高速消化池,至今仍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的主要技术。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厂家、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厂家)、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价格(厂家)、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价格(厂家)、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厂家)、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厂家)、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价格(厂家)、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价格(厂家)、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厂家)(报价)、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价格)(厂家)(报价)、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价格)(厂家)(报价)。

5吨/天、10吨/天、15吨/天、20吨/天、25吨/天、30吨/天、40吨/天、50吨/天、60吨/天、70吨/天、80吨/天、90吨/天、100吨/天、150吨/天、200吨/天、250吨/天、300吨/天、500吨/天、1000吨/天5m3/d、10m3/d、15m3/d、20m3/d、25m3/d、30m3/d、40m3/d、50m3/d、60m3/d、70m3/d、80m3/d、90m3/d、100m3/d、150m3/d、200m3/d、250m3/d、300m3/d、500m3/d、1000m3/d5t/d、10t/d、15t/d、20t/d、25t/d、30t/d、40t/d、50t/d、60t/d、70t/d、80t/d、90t/d、100t/d、150t/d、200t/d、250t/d、300t/d、500t/d、1000t/d

5立方米/天、10立方米/天、15立方米/天、20立方米/天、25立方米/天、30立方米/天、40立方米/天、50立方米/天、60立方米/天、70立方米/天、80立方米/天、90立方米/天、100立方米/天、150立方米/天、200立方米/天、250立方米/天、300立方米/天、500立方米/天、1000立方米/天

每天5吨、每天10吨、每天15吨、每天20吨、每天25吨、每天30吨、每天40吨、每天50吨、每天60吨、每天70吨、每天80吨、每天90吨、每天100吨、每天150吨、每天200吨、每天250吨、每天300吨、每天500吨、每天1000吨.日处理5吨、日处理10吨、日处理15吨、日处理20吨、日处理25吨、日处理30吨、日处理40吨、日处理50吨、日处理60吨、日处理70吨、日处理80吨、日处理90吨、日处理100吨、日处理150吨、日处理200吨、日处理250吨、日处理300吨、日处理500吨、日处理1000吨

.0.5m3/h、1m3/h、1.5m3/h、2m3/h、3m3/h、4m3/h、5m3/h、10m3/h0.5t/h、1t/h、1.5t/h、2t/h、3t/h、4t/h、5t/h、10t/h0.5立方米/时、1立方米/时、1.5立方米/时、2立方米/时、3立方米/时、4立方米/时、5立方米/时、10立方米/时

2、消化池的构造消化池一般由池顶、池底和池体三部分组成;消化池的池顶有两种形式,即固定盖和浮动盖,池顶一般还兼做集气罩,可以收集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沼气;消化池的池底一般为倒圆锥形,有利于排放熟污泥。

1) 消化池内的搅拌:在高速消化池内均设有搅拌装置,可以分为机械搅拌和沼气搅拌两种形式。其中的机械搅拌又分为:① 泵搅拌:从池底抽出消化污泥,用泵加压后送至浮渣层表面或其它部位,进行循环搅拌,一般与进料和池外加热合并一起进行;② 螺旋浆搅拌:在一个竖向导流管中安装螺旋桨;③ 水射器搅拌:利用污泥泵从消化池中抽取污泥后通过水射器喷射进入消化池,可以起到循环搅拌的作用。

而沼气搅拌又可以分为:① 气提式搅拌;② 竖管式搅拌;③ 气体扩散式搅拌。2) 消化池内的加热:在高速消化池内一般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中温范围内,即约为35?C左右,因此必须考虑对进入消化池的污泥或直接在消化池内部进行加热。

消化池内的加热方式主要有:① 池内蒸汽直接加热,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但容易造成局部污泥过热,会影响厌氧微生物的正常活动,而且蒸气直接通入池内会增加污泥的含水率;② 池外加热:将进入消化池的污泥预热后再投配到消化池中,所需预热的污泥量较少,易于控制;预热温度较高,有利于杀灭虫卵;不会对厌氧微生物不利;但设备较复杂。

二、消化池的设计计算消化池的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消化池体积的计算与池体设计;② 消化池内搅拌设备的设计与计算;③ 消化池所需要的加热保温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1、消化池的池体设计目前,国内一般按污泥投配率来计算所需的消化池容积,即:式中:V——消化池的有效容积,m3;     V’——每天需要处理的新鲜污泥的统计,m3/d;p——污泥投配率。一般当采用高速消化池来处理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长的剩余污泥时,在消化温度为30~35?C时,投配率p可取6~18%;在实际工程中,一般要求消化池不少于2个,以便轮流检修。而国外则多按固体负荷率来计算消化池的有效容积,即:式中:Gs——每日需要处理的污泥干固体量,kgVSS/d;       Lv——单位容积消化池固体负荷率,kgVSS/m3.d。一般认为固体负荷率Lv值与污泥的含固率、消化池内的反应温度等有关,下表中的数据可供参考:污泥含固率(%) 固体负荷率(kgVSS/m3.d) 24?C 29?C 33?C 35?C4 1.53 2.04 2.55 3.065 1.91 2.55 3.19 3.836 2.30 3.06 3.83 4.597 2.68 3.57 4.46 5.362、消化池的结构尺寸在确定了所需的消化池的有效容积后,就可计算消化池各部的结构尺寸,

其一般要求如下:① 圆柱形池体的直径一般为6~35m;② 柱体高径之比为1:2;③ 池总高与直径之比为0.8~1.0;④ 池底坡度一般为0.08;⑤ 池顶部的集气罩,高度和直径相同,一般为2.0m;⑥ 池顶至少设两个直径为0.7m的人孔。3、消化池的工艺管道在消化池中还需要设置多种工艺管道,其中主要包括:① 污泥管:进泥管、出泥管、循环搅拌管;② 上清液排放管;③ 溢流管;④ 沼气管;⑤ 取样管;等。三、沼气的收集与利用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厌氧消化时均会产生大量沼气;沼气的热值很高(一般为21000~25000 kJ/m3,即5000~6000 kCal/m3),是一种可利用的生物能源。

1、污泥消化过程中沼气产量的估算:沼气成分:一般认为CH4 50~70%,CO2 20~30%,H2 2~5%,N2 ~10%,微量H2S等;沼气产率是指每处理单位体积的生污泥所产生的沼气量,即m3沼气/m3生污泥;产气率与污泥的性质、污泥投配率、污泥含水率、发酵温度等有关;当污泥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污泥含水率为96%时:中温消化,投配率为6~8%,产气率可达10~12 m3沼气/m3生污泥;高温消化,投配率为6~8%,产气率可达22~26 m3沼气/m3生污泥;投配率为13~15%,产气率可达13~15 m3沼气/m3生污泥2、沼气的收集:在沼气管道沿程上应设置凝结水罐;注意安全;设置阻火器;为防止在冬季结冰引起堵塞,有时在沼气管上还应采取保温措施。